近日,《蛟河市工業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正式印發?,F就《規劃》有關內容解讀如下:
一、《規劃》起草的背景和過程
根據省、吉林市等上位規劃及《蛟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》精神,結合我市工業發展經濟發展趨勢和蛟河市市情,由市工信局牽頭編制本規劃,全面闡述規劃期內蛟河市工業發展面臨的發展環境、總體要求、發展重點、保障措施等,遠景展望到2035年,指導我市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。編制工作正式啟動后,按照規劃編制決策程序和風險評估的有關要求,市工信局先后進行了前期研究、實地調研、內外部資料整理、規劃報告撰寫、征求意見、組織并通過專家評審、與市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銜接、合法性審查、市政府審定等程序,對《規劃》進行修改完善,形成現《規劃》。
二、《規劃》主要內容
《規劃》共分由六個部分構成。
第一部分是發展基礎與環境。總結了“十三五”期間發展成效及存在問題。分析“十四五”期間發展的新機遇、新動力、新路徑。
第二部分是總體思路。提出了“十四五”發展的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。提出規模工業企業數量和產值實現翻番,全力打造產業集群,骨干企業規模不斷提升發展目標。并展望了2035 年基本實現產值突破 200 億遠景目標。
第三部分是重點任務。明確了五個方面的主要任務,分別是做“精”醫藥健康產業;做“深”農產品加工產業;做“優”綠色石材產業;做“大”新能源新材料產業。
第四部分是產業布局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,規上工業企業熱力分別,根據區位特點、資源稟賦、產業基礎,著力構造“雙核”的工業發展核心區,即以新區、天崗園區為兩大核心引領極,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區域分工,促進工業布局和產業集聚。
第五部分是重大工程。著眼于規劃落地執行,提出了規模工業壯大工程、小微企業倍增工程、項目建設增量工程、金融服務助推工程、環境建設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。
第六部分是保障措施。從組織協調、要素保障、政策引導、招商引資、安全生產等五個方面提出保障措施。
相關文件鏈接:《蛟河市工業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